伍煌相伴 健康同行
2024-08-22 10:03:06
有些城市的湿度值拉满、出现“屋外下大雨,屋内落小珠”的现象。这种湿润的氛围也让很多人下意识认为“湿气”超标,连水都不敢多喝!
湿气”跟喝水没有必然联系。
湿气是什么
在中医理论中,“湿气”是指体内的一种病理产物,它并不直接等同于喝水。中医认为湿气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:外湿和内湿。
外湿通常是由于气候潮湿、涉水淋雨或居住环境潮湿等外在因素侵袭人体所致。而内湿主要源于脾,《至真要大论》“诸湿肿满,皆属于脾”。
脾气运化水液功能失常,引起湿浊在体内蓄积停滞,湿邪内生。内生之湿,多由于脾虚,所以有脾虚生湿之说。湿邪的特点是重浊、黏滞,它可以阻碍气血运行,影响身体健康。湿邪过重时,可能会表现为身体沉重、困倦、头昏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等症状。
祛湿的方法多种多样,包括调整饮食、改善居住环境、适量运动等。在饮食上,应少吃生冷、油腻、甜腻的食物,多吃利水渗湿的食物如赤小豆、薏米等。居住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,避免潮湿。适量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,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湿气。
正确喝水
合理饮水对于调节体内湿气是有益的,建议正确喝水,以达到调节湿气的目的:
1. 适量饮水:成年男性每天饮水量建议为1700毫升,成年女性为1500毫升。这包括直接喝进去的水和食物中所含的水分。
2. 分时饮水: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可以帮助通便和润肠;午餐后和下午13:00~15:00之间喝水可以防止犯困、降血脂;晚饭前喝水有助于清洗膀胱、排肾毒;睡觉前少量喝水可以养阴,防止血液过于黏稠。
3. 饮水温度:尽量少喝冷饮,寒凉之物可能会引起脾胃虚寒,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减弱,影响内部湿气的排泄。
4. 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:应该分次慢慢喝水,或用薏米汤、茶水等代替白开水,以促进脾胃的健康和祛湿。
网络图片仅用于健康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
想获得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我哦!
联系人;武安平 联系电话;027-85769099
热线电话
027-85769099/181-0726-5097/139-8618-9956伍煌生物健康管理(武汉)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:鄂ICP备2021014011号-1
网站技术支持:网富(助力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