伍煌相伴 健康同行

当孩子突然开始沉默的时候,家长需警惕这种疾病!

2025-05-07 10:13:30

当孩子突然开始沉默的时候,家长需警惕这种疾病!

 

儿童孤独症也称自闭症,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,其症状主要表现为:

不(少)看,对人尤其是眼部注视减少,缺少目光交流;

不(少)应,对父母的呼唤缺少反应

不(少)指,不会用点头表示需要,摇头表示不要;

不(少)语,说话常常很晚,词汇很少,不能理解幽默、成语等;

不当行为:常坚持用同一种方式做事,如反复用同一种方式玩玩具,坚持把物品放在固定位置,只吃少数几种固定的食物等。


如何早期发现?


早期发现孤独症的警示指标:

1. 6个月后不能被逗乐(表现出大声笑),很少眼神交流。

2. 10个月左右呼之不应,听力正常

3. 12个月对于言语指令没有反应,没有咿呀学语,没有动作手势语言;不能进行目光跟随;对于动作模仿不感兴趣。

4. 16个月不说任何词汇,对语言反应少,不理睬别人说话。

5. 18个月不能用手指指物或用眼睛追随他人手指指向,没有炫耀、参照和给予行为。

6. 24个月没有自发的双词短语

7. 任何年龄阶段出现语言功能倒退或社交技能倒退。


警惕倒退性孤独症

  倒退型孤独症是指出生早期正常发育获得一些技能,随着时间的推移,突然或逐渐技能丧失和发育倒退,通常是语言,但非语言沟通、社会、游戏或日常生活技能也会受到影响,大多数时候倒退是缓慢且微小的。倒退性孤独症患儿早在15 月龄就可表现出发育的停滞、减慢或倒退,但常在21月龄左右,才因语言的丧失被父母发现。倒退型孤独症往往比非倒退型的孤独症状更加严重,故早期识别,早期干预尤为重要。


早期干预是关键

  2019的一项报道表明,我国12岁以下的孤独症患儿约有200万例。孤独症作为一种儿童神经疾病,严重影响患儿的社会功能,给家庭会带来沉重负担。孤独症患儿是可教育干预的,0~3岁是婴幼儿大脑可塑性最强的时期,干预越早,效果越好。42日,是国际孤独症关爱日,让我们一起关爱孤独症儿童,给他们更多包容与帮助,让爱不孤独。


中医药辅助治疗孤独症,具有特殊的优势

  针对孤独症伴发行为障碍的药物治疗,包括神经兴奋剂、情绪稳定剂、抗焦虑药、抗精神病药等,但疗效不是特异性,且存在许多副作用,中医药辅助治疗孤独症,在行为干预中配合中药的口服,在其治疗上无副作用且有较好的治疗效果。

 

1.形神兼顾,异病同治,在行为干预治疗时,配合中药辨证方口服,可有效缓解患儿的注意缺陷、饮食、睡眠障碍、焦虑障碍、胃肠道问题等行为障碍。

 


2.个体化中医食疗方:如开心解郁菊楂决明饮(适合烦躁、多动、易发脾气、情绪障碍的儿童)、百合熟地龙齿汤(适合于烦躁易怒、好冲动的儿童)。


3.中医外治:中医针灸疗法具有疏通经络、运行气血等作用,可改善患儿语言障碍、社交障碍及情绪障碍等。耳穴疗法改善儿童的情绪及睡眠障碍等。小儿推拿疗法可调阴阳、理气血、和脏腑,可促进患儿语言发育、社交功能,纠正刻板行为等。


4.音乐疗法,中医学理论将五音阶中的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与人的五脏联系在一起。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不同,可选用《碧叶烟云》(肝肾亏损型)、《伏阳朗照》(脾肾虚弱型)、《荷花映日》(心肾不足型)等音乐配合治疗

 


5.情志疗法,中医学理论将情志(怒喜思忧恐)与人的五脏联系在一起,当患儿出现易怒、脾气暴躁时,可应用悲胜怒,给予悲伤色彩的音乐如《汉宫秋月》聆听,能稳定患儿情绪

运用中医药辅助治疗孤独症。对小儿心理发育、行为发育等相关疾病的病因、预防和护理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方法,突出了中医药辅助治疗儿科儿童心理行为疾病的治疗优势。


主要诊治范围

心理发育、行为发育等相关疾病

抽动障碍、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、癫痫等行为疾病。

入睡困难、发作性睡病、夜惊、梦魇等睡眠障碍疾病。

遗尿症、厌食症、挑食、咬指甲、吮吸手指、习惯性交叉腿等。

焦虑与抑郁障碍、学校恐怖症等情绪障碍的干预。

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睡眠、饮食、情绪问题的中医药干预。  


网络图片仅用于健康科普 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


想获得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我哦!

联系人;武安平    联系电话;027-85769099

 热线电话

139-8618-9956

公司名称:伍煌生物健康管理(武汉)有限公司

公司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汉口城市广场四号办公楼422室

联系电话:139-8618-9956

公司邮箱:1257951965@qq.com

  • 关注我们
    了解更多

  • 扫码关注
    了解更多

  • 伍煌生物健康管理(武汉)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   备案号:鄂ICP备2021014011号-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  网站技术支持:网富(助力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)